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与 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接连发力,以高瞻远瞩的战略布局,为农业农村发展锚定方向、注入动能。
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性,明确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。这为农业农村领域破除体制机制障碍、激发内生动力提供了根本遵循,指明了农村土地制度、产权制度等改革方向,为乡村发展释放新活力。
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以 “两个持续、四个着力” 为框架,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,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;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、推进乡村建设、健全乡村治理体系、健全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。从稳定粮食产能到促进城乡融合,全方位的政策部署,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绘制了清晰路径 。
作为梧州市首座新建大型灌区,以农业灌溉与城乡供水为主,规划灌溉面积 94.2 万亩,2035 年供水人口达 123.6 万。通过新建 469 公里输水管线,整合荔新、蓬蓬石等灌区,疏浚、重建老旧渠道,改善浔江南岸区域用水条件。
投资 1.2 亿迪拉姆(约 3300 万美元),在阿联酋 Al Ain 打造 10 万平方米农业科技中心。引入寿光温室系统并优化,建设光伏、日光及薄膜温室,配备智能温控、采收与灌溉系统,预计节水肥 30%,助力中东农业绿色转型。
总投资 70 亿元,覆盖隆安县和西乡塘区,规划灌溉 62 万亩,新建大型屏山水库。建成后提升区域供水保障,为隆安城区应急供水创造条件,目前已通过水利部复审,正推进规划完善工作。
依托中阿合作,在埃及明亚省沙漠开垦 5 万公顷土地建设甜菜农场,为年产 90 万吨糖厂供料。中曼集团打造 350 口井灌溉网络,项目契合 “一带一路” 与埃及农业规划,推动埃及食糖自给,成为国际农业合作典范。
位于三江平原核心区域,计划总投资约6亿元,建设以绿色种植、仓储物流、加工转化为一体的“绿色粮仓”示范区。项目将引入高标准农田改造工程,配套建设智能灌排系统和农机农艺融合体系,推广绿色防控、有机种植技术,目标打造年产优质绿色大米20万吨的高品质粮食基地。